|
|||
|
|||
近日,由中国水电基础局有限公司与日喀则珠峰城投集团联合研发的“一种大跨度气肋膜仓气压监测系统”正式获得国家发明专利授权,在多项全国性工程建设科技创新大赛中荣获三等成果,标志着帕孜水利工程在技术创新与智能建造方面取得重要突破。 该专利技术针对大跨度气肋膜结构在水利工程应用中的安全监测难题,创新性地引入“黄金嵌套扰压谱”技术,通过同步采集气肋膜仓的气压数据与位移数据,提取频域能量衰减特征、跨肋同步顺应波特征并进行耦合分析,可精准识别气压异常与结构损伤,有效解决了传统监测中因环境干扰导致的误报问题,大幅提升了工程结构监测的精准度与时效性,为帕孜水利工程中大型膜结构设施的安全稳定运行提供了坚实的技术保障。 在同期举办的“工程建设企业科技创新大赛”中,由中国水电基础局牵头申报的四项技术成果均获“三等成果”。这些成果涵盖智能监控、BIM技术应用与人工智能等多个前沿领域: “基于轻量化和构件集成的水利工程BIM模型优化处理系统”有效解决BIM模型数据量大、协同效率低的问题,实现全周期高效应用; “水利工程智能监控AI安全识别系统及多模态风险预警平台”融合AI视觉与多维度数据预警,实时监控施工与运行风险; “AI大模型赋能大型水利枢纽工程全生命周期管控”及“水利行业知识与DeepSeek的深度融合”两项成果,推动工程从传统建造向智慧管控转型。 此次专利认证和多项技术获奖,是帕孜水利工程科研成果的又一突破,标志着我国高海拔水利建设迈上新台阶。未来,帕孜水利工程将持续深耕科研领域,探索AI、BIM、物联网等前沿技术与高原水利施工的融合路径,努力将帕孜项目打造为行业的水利标杆,为我国高原水利基础设施现代化提供可复制、可推广的方案。 【责编:梁晶晶】 |
|||
【打印】
【关闭】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