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安全生产的重要论述和指示批示精神,全面落实上级相关工作部署,五公司紧紧围绕“快、实、全、识、硬、严”六字要求,深化推进“党建互学,安全互检”工作,系统推进隐患排查、责任落实和机制完善,迅速启动安全生产“雷霆行动”。 高位部署,构建全域联动的组织体系 自“雷霆行动”启动以来,五公司高度重视,于8月14日召开专题部署会,宣贯实施方案。各项目部积极响应,成立以项目经理为组长的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安全环保部,形成“主要领导负总责、分管领导具体抓、职能部门协同推进、基层全员参与”的责任体系。 儋州市那大片区城乡供水一体化工程(管网部分)施工二标段项目部实行“日检查、周通报”机制,将危大工程、危险作业等7类重点纳入专项交底;花凉亭灌区“十四五”续建配套与现代化改造工程项目建立“每日一碰头、每月一汇总”制度,项目经理每月带队现场督查;泰州市南官河闸站项目部创新推行“网格化包保”模式,划分5个安全网格,实现定人定责定考核;茅岭底水库大坝工程项目依托智慧工地平台,接入危大工程和人员定位数据,实现风险实时预警。从组织架构到执行机制,从传统巡查到智慧管控,公司构建起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安全管理网络。 精准施策,聚焦“十项严查”破解安全难题 “雷霆行动”以“十项严查”为核心,紧盯重大事故隐患、危大工程管控、危险作业规范、危险物品管理等关键环节,精准发力、靶向治理。各项目部结合实际,将“十项严查”细化为可操作、可考核的具体任务,确保排查无死角、整改无遗漏。 在危大工程管控方面,项目管理部严格审查专项方案,儋州那大、苏北灌溉总渠堤防加固等项目均完成方案审查与二次交底;在危险作业管理上,安全环保部门推行“作业许可”审批,茅岭底项目对动火、吊装等危险作业实行“人证合一”核查,作业票合规率达100%;在隐患整改方面,各项目建立“红橙黄蓝”分级台账,实行“一单四定”(定人、定时、定措施、定资金)管理,儋州那大、花凉亭水库除险加固等项目隐患整改率达100%;在分包安全管理中,严格落实“双准入”制度,严查资质,对不合格单位坚决清退,筑牢分包安全防线。 多措并举,以硬核保障夯实安全根基 为确保“雷霆行动”落地见效,五公司从资源、制度、培训、应急等多维度构建保障体系,为安全生产注入强劲动力。公司从资源、制度、培训、应急等多维度构建保障体系,为“雷霆行动”提供坚实支撑。资源方面,优先保障安全经费,用于防护设施升级和应急物资采购,苏北项目、淠史杭灌区项目等均配足应急照明、急救设备、防汛物资,定期检查维护;制度方面,完善风险分级管控与隐患排查双重预防机制,淠史杭灌区、泰州南官河等项目修订应急预案10余项,明确处置流程;培训方面,组织“十项严查”及重大隐患判定标准专题培训,考核合格上岗,茅岭底项目于8月30日前完成全员培训,覆盖率100%;监督方面,严格执行“五个一律”问责机制——发生一般事故,项目经理停职调查;若发生较大事故,主要负责人停职;所有亡人事故由股份公司提级调查,以严肃问责倒逼责任落实。 全员参与,营造“人人讲安全、事事为安全”的浓厚氛围 “雷霆行动”不仅是管理部署,更是全员行动。各项目部通过专题动员、班前喊话、知识竞赛、应急演练等形式,推动安全理念深入人心。儋州那大项目于8月18日组织全体人员宣贯学习;花凉亭灌区项目通过班前会传达至每名作业人员;淠史杭灌区项目开展“安全标识醒目化、提示清晰化”行动,在居民区、道路交叉口等重点区域设置警示标识与防护设施;专职安全员每日巡查、班组岗前自查,形成“全员参与、全域覆盖”的安全排查格局,让“安全第一”成为行动自觉。安全生产永远在路上。“雷霆行动”是公司践行安全发展理念、履行社会责任的郑重承诺。当前行动已进入排查整治关键阶段,五公司将以“雷霆之势”狠抓落实,“绣花功夫”筑牢防线,坚决实现一般隐患显著减少、重大隐患动态清零、安全事故有效杜绝,以高水平安全护航企业高质量发展。 【责编:刘柏宏】 |
||||
【打印】
【关闭】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