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当西藏自治区成立60周年的喜讯传遍神州,作为参与过雪域建设的水电建设者,我的思绪不禁飘回那曲草原的风中、旁多大坝的轮廓下,还有拉洛水利枢纽奔涌的清流前——这些我们亲手铸就的水电工程,早已与这片土地的血脉紧密相连,成为庆祝华诞最生动的时代注脚。 六十年风雨兼程,西藏从闭塞走向开放,从贫瘠迈向繁荣,而水电建设正是这其中不可或缺的“动力之源”。水电基础局深耕雪域多年,从海拔数千米的高原到偏远牧区,以一座座精品工程为西藏发展强基固本。旁多水利枢纽便是其中的典范,这座集灌溉、发电、防洪于一体的“高原水塔”,不仅解决了下游百万群众的用水用电难题,更荣登西藏自治区成立60周年纪念邮票,将央企的建设印记永恒镌刻于方寸之间。这份荣耀,属于每一位曾在雪域挥洒青春的建设者。 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推出的特别节目《雪域高原谱新篇》,对公司承建的拉洛水利枢纽工程进行深入报道时,我对内心满是振奋与自豪。镜头里,拉洛水利枢纽如一条银色巨龙横卧河谷,清澈的水流通过灌区渠道滋养着万亩农田,点亮了藏区群众的生活。这不仅是对工程质量的肯定,更是对我们央企担当的认可——我们深知,在西藏建设,筑的不只是工程,更是藏区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我也曾有幸成为雪域建设者中的一员,加入那曲地区金桥水电站的建设队伍,水电站所在地——那曲嘉黎县尼屋乡,是西藏的无电区域。初到那曲,高原反应带来的头痛、缺氧考验着每一个人,但当看到当地牧民因缺电,夜晚只能点着酥油灯生活时,所有的不适都化作了咬牙坚持的动力。我们顶着严寒、克服物资运输的困难,日夜奋战在施工一线。当机组首次轰鸣,电灯次第亮起,孩子们围着亮起来的电视欢呼时,我忽然懂得,我们在雪域种下的“水电之花”,早已绽放成藏区群众脸上的笑容。 西藏一甲子的辉煌变迁,离不开每一个建设者的添墨加彩。作为央企施工单位,我们既是雪域变迁的见证者,更是参与者和推动者。展望未来,我们仍将带着对这片土地的敬畏与热爱,继续在高原上筑坝建站,以更优质的工程守护江河安澜、点亮万家灯火,为西藏的下一个辉煌60年,续写属于水电建设者的担当与荣光。 【责编:李金珂】 |
|||
【打印】
【关闭】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