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企业文化 > 基础文艺

转作风 双满意 | 架“作风”之桥,筑“基础”之坝
来源:公司总部 作者:张颖超 时间:2025-10-28

2025年4月至7月,公司总部机关党委以《习近平关于加强党的作风建设论述摘编》和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为重点学习内容,以“改进工作作风  创双满意机关”为主题,在全体党员中开展第十六届读书月活动,并征集心得体会,营造浓厚学习氛围,推动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走深做实。

原标题:架“作风”之桥,筑“基础”之坝

在深入学习《习近平关于加强党的作风建设论述摘编》及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后,我深切体会到作风建设是党的生命线,更是服务企业发展的灵魂工程。作为水利水电施工央企党员战线一员,必须将“改进工作作风、创双满意机关”作为核心使命,将习近平总书记的深邃思想与中央的严格要求内化为精神血脉、外化为具体行动,以务实高效的作风为公司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保障。

深植理论根基,筑牢作风“桥墩”。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必须抓常、抓细、抓长。这要求我们持续深入学习党的创新理论,将其作为提升作风的根本遵循。组织人事工作关乎干部选用、人才集聚,是政治生态的重要“风向标”。我坚持把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作为党小组集体学习与个人自学的“必修课”,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通过剖析作风建设正反典型案例,深刻认识到:人事工作中一丝一毫的偏差都可能影响队伍士气、损害组织公信力,必须时刻保持清醒头脑,将“严”的主基调贯穿于选人用人、薪酬分配、员工管理等全过程,确保人事工作的政治方向不偏航、价值导向不动摇。唯有思想根基稳固,方能支撑起优良作风的千钧重担。

聚焦制度执行,铺就服务“桥面”。 作风建设贵在落实,重在执行。我们深知,将中央精神与集团要求转化为具体实践,关键在于以刚性制度约束行为、以务实举措打通梗阻。集团党建“21条意见”为我们指明方向,而《为基层减负二十二条措施》则提供了改进作风的精准“施工图”。在日常中,坚决破除形式主义顽疾:首先,优化流程精简材料。针对基层反映的流程繁琐问题,大力精减非必要报表材料。依托集团信息化平台实现“数据多跑路,人员少跑腿”,让大家从“文山”中解放出来。其次,精准施策强筋壮骨。 将“双满意”目标融入制度设计。干部考察中,让基层声音成为评价干部的重要依据;在薪酬激励政策制定上,重点向条件艰苦的施工一线、核心技术岗位倾斜,让价值创造者“名利双收”。最后,严明纪律“护桥体”。严格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在人事招聘、干部选拔等敏感环节,筑牢制度防火墙,确保过程公平透明,以铁的纪律维护组织人事工作的严肃性公信力。

理论联系实际,赋能发展“通途”。改进作风的最终成效,在于“上级满意”与“基层满意”的有机统一,在于为公司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上级满意”源于战略部署的有效落实与队伍的坚强可靠;“基层满意”则来自机关服务的及时高效与负担的切实减轻。通过作风改进,才能实现“两个满意”的融通:一方面,服务一线更贴心。针对海外及偏远项目人才流失痛点,探索“弹性探亲休假制度”;针对新员工融入与成长难题,用好“导师带徒”,选送优秀青年干部到公司总部学习锻炼。另一方面,支撑战略更有力。聚焦公司重大水利水电工程对高端人才的需求,破除论资排辈,大胆启用年轻技术骨干担任项目班子;深化新时代新征程青年创新创效,助力实施公司“百千万”科技人才培养工程,加大对青年科技人才激励力度,坚持考核加分奖励、重大贡献专项奖励,探索实施薪酬单列等突破性政策。

作风建设如逆水行舟,一篙不可放缓。在“双满意”机关的锻造征途上,我们肩负特殊使命。要持续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党的作风建设的重要论述为灯塔,以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为铁规,将集团党建“21条意见”和减负“二十二条”化为脚下基石,不断锤炼务实、高效、清廉的部门作风,为公司在建设现代化水利水电强国的壮阔事业中贡献坚实力量——让作风之桥跨山越水,引清流泽润基业长青。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