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从小学四年级我就开始集邮,收集各种各样的邮票和邮品,方寸之间反映大千世界,也反映了我的工作生涯和人生经历,让我的生活更加多姿多彩,回味无穷。 我的父亲是一名老水电建设者,他讲的故事伴我成长。北京十三陵水库是他参建的水利工程之一,也引领我认识了水电施工,并对此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萌发了日后从事这项工作的想法。 十三陵水库拦洪大坝壮观雄伟,毛主席题的“十三陵水库”五个字,被石工们放大150倍,用汉白玉镶嵌在大坝胸前。从1958年1月到7月,有40万人到工地劳动。他们争分夺秒、夜以继日,抢在洪水到来前完成工。毛主席和其他党和国家领导人也都以普通劳动者的身份到工地参加劳动。每当听到父亲讲起这些的时候,我就感到心潮澎湃,这是怎样的热火朝天的景象呀,我期待着有一天自己也能投入到这种火热的生活当中。 长大后,沿着父亲的足迹,我如愿投身祖国的水利水电建设,从此对有关水利的邮票也就格外青睐,一张一张的邮票,忠实记录着我走遍祖国大江南北的水电人生,也让我更加热爱我所从事的行业。 让我深感自豪的是,我国的水利建设自古以来就走在世界前面。四川都江堰水利工程是全世界至今为止年代最久、唯一留存、以无坝引水为特征的大型水利工程。2200多年不断发挥巨大效益,李冰治水,功在当代,利在千秋。从此我暗下决心,要和万千水电建设者一样,成为新中国兴修水利建设祖国的李冰。 新中国成立后,淮河水患曾经一度给人民的财产和生活带来巨大的损失和影响,毛主席着手治理淮河。这是我最喜欢的一张邮票,毛主席的题词反映了国家领导人治理水患、兴修水利的决心和信心,也深深鼓舞着,为自己的职业感到自豪。 我参加工作后,参建的第一个水电站是龙羊峡水电站,它是黄河上游龙羊峡至青铜峡河段开发的第一级电站,被誉为“万里黄河第一坝”,有“龙头电站”的美称。 刚刚上班,抱着“不见黄河不死心”的心态,我终于亲身体验水电建设了,喜悦心情溢于言表。对于看到的一切都感到新鲜,常常激动不已。真正开始施工了,这其中的艰辛却让我怎么也乐不起来了。恶劣的生活条件和艰苦的施工环境打击了我的热情,也让我产生了畏难情绪。工地上老职工很多,个个都身经百战,他们看出我情绪低落,便主动找我谈心,给我做工作,讲水电施工中的趣闻轶事。慢慢地我也从中体会到了这种生活的乐趣,也才真正明白水电人生的苦与乐。 “黄河之水天上来”在我眼中自然成为人间美景,这套龙羊峡水电站的邮票也成为我水电人生转折的最好见证。建成后的龙羊峡水电站,由拦河大坝、防水建筑物和电站厂房三部分组成,坝高178米,总库容247亿立方米,被称为“亚洲第一坝”。 1996年,小浪底工程建设如火如荼,各水电工程局鏖战黄河岸边,我作为也光荣参战。在这里,我认识了全新的水利施工,对科技和管理在施工中的运用感触颇深。小浪底水利枢纽工程是黄河干流在三门峡以下唯一能够取得较大库容的控制性工程,是国际国内团结协作的典范,也弘扬了爱国主义思想,增强了我们的荣誉感和责任感。 在工程建设各方面,我所在的水电基础局都坚持高标准、严要求,实现了“工程质量优良,培养优秀人才”的目标,成功地走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具有小浪底特色的国际工程建设管理道路,为工程建设管理全面与国际接轨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1999年,引滦入津工程的重要部分——大黑汀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开工。引滦入津,是把河北的滦河水跨流域引入天津的城市供水,是包括引水、输水、蓄水、净水和配水等综合性水资源开发利用的城市供水系统,引水线路全长234千米。大黑汀水库除险加固是天津市海河委员会的重点工程,在除险加固施工中,根据地层条件,我们采用磨细水泥进行帷幕灌浆,这在国内尚属首次。该项技术获我局2001-2002年度科技进步一等奖。 施工期间,我有机会来到工地,站在引滦入津工程纪念碑前,心情无比激动。面对安息在这里的18位建设者,我体会到水电行业在平凡中的伟大,烈士们的无私奉献给我强烈的震撼。我们现在喝的水是建设者们用汗水和生命换来的!我在心中再一次默读这64字的引滦精神“为民造福的伟大思想,顽强拚搏的革命斗志,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勇于创新的进取精神,团结协作的高尚风格,雷厉风行的工作作风”。我要永远铭记。 我珍藏的邮票还记录了三峡工程的步伐。三峡水利枢纽工程因位于长江干流三峡河段而得名。三峡河段由翟塘峡、巫峡、西陵峡组成。它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水电站,也是中国有史以来建设最大型的工程项目。随着2003年初期蓄水、五级船闸通航和首批70万千瓦大型机组投产的如期实现,三峡工程二期画上圆满句号。邮票记录着从孙中山的伟大构想开始,一代代中国人前仆后继让三峡梦成为现实的伟大历程,也让我感受着我国水电建设技术不断自主创新,从跟随到并跑、再到领跑的技术成就。 后来的20多年,我所在的水电基础局先后承建了京沪高铁、深圳地铁、沿海核电、南水北调、上海世博会变电站、北京冬奥会场馆等重点工程,施工领域也从水利水电走向水资源综合利用、交通轨道、城市基础设施等众多领域。在“一带一路”倡议之下,我们的足迹也遍布了“一带一路”沿线30多个国家,让“中国技术”“中国标准”“中国制造”惠及更多国家更多人民,共享发展成果,过上幸福生活。这些重要工程,中国邮政都先后发行了纪念邮票及相关邮品,客观记录着我们国家的发展脚步,体现着由无数建设者汇集而成的大国责任和大国风范。 工作近40年来,我的足迹走遍了祖国的大江大河,我收集的邮票也在不断增加。每每回顾这些邮票,过去的人生节点、曾经的工作画面,就在放电影一样,在脑海中一幕幕回放。我几十年的职业生涯仿佛浓缩在这一张张的邮票中,它们就像一座座里程碑一样,见证着我投身水电初心不改的跋山涉水,记录着伟大祖国繁荣富强走向复兴的壮丽风景,更是激励着我对水电事业的忠诚热爱!方寸之间见人生,岁月如歌燃豪情。邮(票)品见证辉煌史,砥砺前行赤子心! 集邮不只是收集邮票、各类封片,而是收藏每一个邮递过程。 【责编:倪新欣】 |
||||
|
【打印】
【关闭】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