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一带一路’天高海阔,身边每一位有梦想的人都在努力奔跑。我愿意坚守理想,汇起星星点点一样的光芒,照亮前行的路。” 谈到15年来扎根海外建设的经历,巴基斯坦那比萨供水项目负责人贺苗十分感慨。他在老挝、巴基斯坦等 “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12个项目中担当重任,诠释了水电基础人的风采,践行了共产党员的初心使命。 初出茅庐的“多面手” 2012年底,贺苗任老挝区域物资部副主任。第一次踏出国门,作为东南亚唯一一个纯内陆国家,老挝的原生态美景、淳朴的民俗风情使他仿佛在一瞬间穿越了时空,陌生却亲切。 当时公司在老挝从南到北有四个项目,战线长、工期长,其中少不了地势险要、地形复杂的路段,贺苗每一天都保持在步履匆匆的“满电”状态,自此开启了奋斗历程。 老挝钾盐矿项目钻井施工现场、项目部前方营地、采输卤土建及PE管安装现场,他从零开始,认识到了钾盐钻井和采卤工艺的开创性、复杂性。 会兰庞雅水电站正在进行大坝趾板灌浆施工,大坝趾板设计为扭面布置,坡度陡,施工难度较大,灌浆平台要尽早搭建,搭设脚手架的设备物资得提前到位。 这边会兰庞亚灌浆已进入施工高峰期,南欧江2、5级梯级电站基础处理正在进行紧张准备阶段,即使是一个再小的零件,也要井井有条、严丝合缝。 这些历练极大锻炼了他资源整合、项目管理的能力,中国电建的“出海”之路行稳致远,水电基础局深耕属地化发展,更加坚定了他扎根海外的信心。 勇往直前的“电建蓝” 2018年,老挝团队临危受命,承建阿速坡溃坝灾区危桥改造。开工即遇雨季,洪水频发,桥台基坑随时可能因雨水坍塌。 贺苗深知责任重大,他坚定地表示:“越是艰难时刻,越要冲锋在前。”整个团队成员泡在湍急的河水中徒手开挖、堆填基坑,他总是第一个进场、最后一个离开,争分夺秒推进施工。 贺苗和领导同事们发扬水电基础局“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的优良传统,提前7天完成灾区3#、4#桥的建设工作,圆满完成了援建任务。创造了同类工程的新纪录。项目获得了老挝总理签发的嘉奖令,为中国电建集团赢得了老挝发展勋章,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及良好评价。 良好的履约、央企的担当,水电基础局在多个国际承包商中脱颖而出。2019年,公司顺利承建了老挝桑片桑南内水电站基础处理工程项目8个分项,他作为项目经理,和团队输出“电建智慧”将桑片桑南内大坝“焕发新机”。 施工期间八项合同全部一次验收合格。其中桑片桑南内水电站E坝F坝基础处理工程防渗墙施工强度极高,单月成墙强度达到19000余平米(厚度1米),除优质履约外,安全文明建设、环境保护等方面均获得甲方认可,葛洲坝公司、中水对外公司均组织团队前来参观学习。 最令项目部骄傲的是,防渗墙施工首次在老挝采用“纯抓法”和“铣切法”结合施工技术,荣获2019年度公司优质工程奖。 随着老挝桑片-桑南内电站防渗墙工程、抗滑桩工程、减压井工程、F坝帷幕灌浆、D坝固结灌浆等全线完工。2019年底,桑片-桑南内电站如期蓄水、发电,源源不断的电力从老挝输送到泰国、越南等周边国家,造福一方百姓。 2020年12月,贺苗到老挝桑片桑南内电站进行竣工验收一周年回访,经过两个雨季蓄水、发电检验,基础处理效果良好,业主连连称赞“无漏水、无异常,水电基础局质量可靠!” “琅勃拉邦从每天都会停电,变成灯火通明的旅游之都,无论是个人还是当地民众,我们切切实实地享受到了共建‘一带一路’的成果。”老挝桑片桑南内D坝灌浆业主主要负责人HAN先生说,“非常感谢水电基础局来到这里,我们相信水电基础局!” 中巴友谊的“践行者” 2024年1月,从老挝群山深处跨越3500公里,贺苗开启了新征程。面对巴基斯坦那比萨供水项目高温沙尘的恶劣气候、动荡的治安环境和文化差异壁垒,他以“高效履约、品质优先”为准则,积极推动项目进展。 那比萨未吉哈供水项目位于巴基斯坦塔尔地区,建设内容包括一座十万吨级处理能力的的水厂、三个水库,以及DN1400单管总长60.71千米的GRP管道,项目部参与了场地清表、土方开挖、土方回填、贴坡混凝土等施工。 “入乡随俗”是他在这里迈出的第一步,他蓄起连鬓络腮胡,和“巴铁”们站在一起就像兄弟一般。有的巴籍工程师工作节奏慢,他实施了“三维管控法”,进度上建立“周分析、月复盘、季攻坚”机制,针对水库标段贴坡混凝土工程,倒排工期至每日施工量。 他鼓励来巴基斯坦工作的中国员工本土化,鼓励男士穿巴基斯坦的国服沙尔瓦·卡米兹(Shalwar Kameez),在文化共融中培养了一批当地主管,提升了质效。 2024年6月,面对50万立方米土方开挖任务,贺苗带领中巴建设团队在攻坚期严把进度质量关,提前15天完节点目标,成为全线首个履约标杆,获总包方华东院高度赞扬。 日常工作中,他鼓励大家畅所欲言,组织经验分享会、案例研讨会,让中巴团队在交流碰撞中共同进步。当发现员工业务短板时,他主动牺牲休息时间,一对一辅导,毫无保留地分享自己十余年积累的宝贵经验。 就在6月12日凌晨,随着最后一方混凝土的注入,巴基斯坦那比萨水厂项目结构最复杂的四个机械澄清池全部浇筑完成,项目建设取得阶段性胜利。 那比萨水库和水厂项目累计聘用和培养巴籍工程师45名,两年来为当地提供560个就业岗位。建成后,将极大改善当地供水条件,惠及周边居民,成为中巴友谊的又一见证。 巴籍工程师Nafees说:“‘一带一路’犹如一根纽带,将无数人的命运紧密相连。我很幸运在那比萨这个团队认识了志同道合的中国朋友,希望我的家乡更美好!” 贺苗回想起2019年,举起右手宣誓的时候,顿时一股热浪涌上心头,第一次觉得自己可以和祖国利益相关联,觉得大家胸前的党徽更加的熠熠发光。期冀、汗水和喜悦在这条纽带上熠熠闪光,勾画出更多人的幸福,也做出自己对“一带一路”的生动注解! |
||||
【打印】
【关闭】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