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日前,水利部发布2024年幸福河湖优秀案例名单,漳州九十九湾溪榜上有名。 九十九湾湾湾挹翠,幸福河湖家家幸福。漳州九十九湾溪作为贯穿漳州主城区的“母亲河”,承载着城市的历史记忆与生态使命。2022年4月,水电基础局参建的九十九湾连通水系幸福河湖建设工程被水利部列入全国首批7个“幸福河湖”试点工程之一,更是福建省唯一入选项目。九十九湾溪作为福建省第一批河湖文化遗产,近年来,漳州市委、市政府以“幸福河湖”建设为目标,统筹推进九十九湾连通水系综合治理。 漳州市九十九湾连通水系幸福河湖建设工程致力于构建“一脉筑廊、两溪互连、八片互通、多点闪耀”的特色空间布局,水电基础局项目团队从筑牢水安全、提升水环境、恢复水生态、强化水管护四大维度发力,助力漳州的水污染整治,水循环畅通,水环境优化,水生态升级和水文旅发展。为漳州打造人水和谐的幸福河湖样板贡献央企力量。 筑牢水安全防线 守护城市生命线 九十九湾溪流域历史上受台风、强降雨影响频繁,防洪排涝能力不足是项目团队首要攻克的难题。 项目团队以“系统治理、精准防御”为原则,挂图作战、倒排工期、加班加点,推动项目建设进度全线加速。 实施河道清淤疏浚工程,累计清理底泥及淤积物超50万立方米,恢复河道行洪断面。梧店支渠综合整治工程新建400余米过水箱涵及生态护岸,生态护岸有效减缓水流速度,降低了水流对河岸的冲刷力,从而防止河岸崩塌和侵蚀,保护河流的生态系统。同时,它还能固定河床土壤,减少水土流失。东坂连接渠与碧湖连通工程,通过打通东坂连接渠与碧湖公园连通处的积土,彻底联通东坂连接渠与碧湖水域,从而达到汛期防洪统一调控的目的。 梧店支渠与东坂-碧湖连通渠是漳州市九十九湾连通水系幸福河湖建设工程的两个城区骨干排洪系统工程,承担了水安全保障的作用。同步建设智慧化水文监测系统,实时监控水位、流量等关键指标,构建“预警-调度-应急”一体化防洪体系。 2023-2024年主汛期,九十九湾溪成功抵御多次强降雨冲击,周边社区实现“零内涝”,工程效益获地方政府高度认可。 科技赋能水环境 打造清澈流动水网 防洪排涝能力不足问题有了解决方案,九十九湾溪水质波动、水动力不足问题亟待解决。 项目团队创新应用“控源截污+活水循环”双轮驱动模式。在上美湖公园新建一座一体化补水泵站,铺设供水管线5.6公里,日均补水3万立方米。 通过生态补水工程将九十九湾溪下游优质水源输送至九十九湾溪上游浦口支渠,通过泵站调控形成动态水流促进循环流动,利用智能闸坝进行拦污净化处理,输水管线投入使用后,河道水体自净能力显著增强。 目前,九十九湾溪水质已从治理前的Ⅳ类提升至Ⅲ类标准,部分河段达到Ⅱ类,重现“水清岸绿、鱼翔浅底”的生态景观。 修复水生态系统 重塑生物栖息家园 工程施工期间,项目团队始终坚持“自然修复为主、人工干预为辅”的生态理念,构建多层次立体化生态廊道。 在湘桥湖布设以水仙花、花叶造型为主的复合纤维浮动湿地2000平方米,种植芦苇、菖蒲等本土水生植物,打造“水上森林”。 在九十九湾溪上游沿线错落布置生态浮床,浮床中采用植草砖等透水材料,为两栖生物提供栖息空间。 在九十九湾溪中下游设置1套微纳米曝气生物接触氧化系统,将空气或氧气压缩至高压状态,然后通过微纳米级的气泡发生器将气体以极小的气泡形式释放到水中。这些微纳米级气泡具有极高的比表面积和强大的氧化能力,能够与水体中的污染物迅速发生反应,有效促进微生物活性,从而实现对水质的净化。 监测数据显示,治理后流域内鸟类种群增加40%,鱼类多样性恢复至26种,九十九湾溪重现生物多样性繁荣景象。 创新智慧管护机制 实现长效治理 为确保治理成果长效化,项目团队参与开发“九十九湾智慧河湖管理平台”,集成物联网感知设备、AI视频监控和无人机巡检系统,实现水质、水位、漂浮物等要素全天候监测。 联合建立“政府-企业-社区”三级联动机制,组建专业化运维团队,定期开展河道保洁、设施维护。同时创新推出“民间河长”“生态积分”等公众参与模式,累计组织环保志愿活动80余场,形成全民共建共享的治水新格局。 2023年,九十九湾溪获评福建省“最美幸福河湖”称号;2024年,九十九湾溪获评水利部幸福河湖优秀案例。 从“水患之河”到“幸福之河”,漳州九十九湾溪的蝶变是水电基础局践行生态文明理念的生动实践。项目团队以系统思维统筹水资源、水环境、水生态治理,不仅筑牢了城市发展的安全屏障,更以水为脉激活了城市生态价值。未来,水电基础局将继续发挥水利建设专业优势,为全国河湖综合治理提供可复制、可推广的“漳州经验”,在建设美丽中国的征程中书写更多绿色答卷。 【责编:倪新欣】 |
|||
【打印】
【关闭】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