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位于琅勃拉邦省东南约30公里的老挝南坎2水电站,是南坎河规划三个梯级电站中的第2级电站,距首都万象约396公里,采用堤坝式开发,调节库容2.29亿立方米,装机容量130兆瓦,年发电量5.58亿度。 水电站由中国电建国际公司委托水电十局施工,公司承担了坝址、料场勘探及基础处理施工任务,包括导流洞、排水洞、溢洪道、大坝坝基、放空洞等,2016年圆满完工、备受业主赞誉。 搭起“天梯”攀登 2009年,海外建设者在老挝南坎2(Nam Khan)电站进行坝址勘探施工。琅勃拉帮到电站不通公路,物资人员运送所有施工设备,均需乘船通过大约有30公里的水路方能抵达。该河段水流湍急、乱石林立,并有多处浅滩,船行浅段,尚需人力拉纤,出行十分不便。 困难在前,水电基础人却处处透着乐观,望着河水清澈见底,两岸青山叠翠,船在水上漂,人在画中游,美景不胜收。 坝址勘探现场,崇山峻岭,人迹罕至,所幸的是在项目部扎营的地方有一户人家,在他们家的小竹楼旁边,紧靠大山脚下,项目撑起帐篷建起了新家。 探勘工作开始了,部分勘探孔位布置在高山密林中,山间根本没有路,别是说重达近2吨的钻机,设备要搬运上山,就是空手上去也需要抓藤攀岩。 项目部曾经设想了几个运送设备上山的办法,经过考察分析均失败了,最终决定采用在许多人看来是最原始“搭天梯”的土方法。 项目雇佣了10多个当地村民,先用弯刀(这是当地男人随身必带的工具)在原始树林里砍出一条通道,然后再砍伐相对粗壮的大树作为梯的主干,再分别用细一些的小树截成1.2米长短的木棍,作为梯子的台阶。 将这些木棍每隔40-50厘米用铁丝紧紧绑扎在作为梯干的大树上,形成了一个梯子的摸样,梯子的形状随山势的起伏变化,陡峭处接近80°,蜿蜒的梯子长达600米,故称之“天梯”。 天梯搭好了,将钻机先安置在梯子上,要求钻机保持基本平稳,然后选择适当的点,尽可能利用树木、巨石将手动葫芦导链用钢丝绳牢牢固定。为了防止钢丝绳伤断或钻机翻倒,还在钻机四周安装了保护装置,用人力拉动葫芦,牵引钻机一步步前爬,用2个葫芦接力,最后将钻机拉到孔位。 由于“天梯”异常陡峭,在这些拉运过程中困难重重,经历几次滑落危险,多亏提前布置了安全保护措施化险为夷。 一个约90米的深孔,实际钻探时间只需7天时间,而搬运设备、物资材料上山、下山就得13天时间。就是靠这种“开拓创新、敢为人先”的勇气,这次探勘工作完成的非常漂亮。 沿着“阶梯”奋斗 2012年9月,老挝南坎河的深山之中,再次奏响了鞭炮与欢呼声共鸣的奋斗交响曲,继续激情地讲述着老挝南坎2水电站施工团队的艰难与不凡。 料场勘探工作是汛期恢复施工新增加的施工内容,距坝址区域和项目营地约为9公里,除部分水路外,需攀越地势起伏、林木茂密的山地6公里,地势高差达500米。 整个料场勘探临建工作极为艰难,没有任何的通行道路,需完成的清表、修筑施工道路等临建工程量较大;同时正值老挝的雨季,降雨极为频繁,且雨量很大,给现场施工增添了很大的难度。 有了之前的经验,负责临建和设备转运的中方员工主动带着干粮和水,背着帐篷,露宿在深山之中,保证了钻探、槽探、路探等勘探工作的全面完成,随即展开了老挝南坎2水电站厂房后坡预应力锚索安放注浆。 2013年年初,老挝南坎2水电站厂房后坡所有锚索全部安放注浆完毕。当年末,公司老挝南坎2项目部承建的大坝帷幕灌浆生产试验历时62天完成全部施工任务。 此次灌浆试验是为了确定大坝合理的帷幕灌浆布置形式、施工方法、施工工艺、合适的灌浆参数、材料和浆液配合比等,为大坝帷幕灌浆设计提供可靠的依据。 通过充分掌握厂房后坡EL480平台上的钻孔情况、岩心情况及压水灌浆情况的综合分析,项目部确定了后期大坝帷幕灌浆合理的施工方法及施工工艺,决定采用自上而下、孔内循环、孔口封闭分段灌浆法,以尽可能地简化施工程序、减少孔内事故和地表抬动,得到了设计及监理的一致肯定。 2023年10月,团队先后实施了导流洞、排水洞和放空洞灌浆工程,全部顺利通过验收,跨越一个一个“阶梯”向前冲,为总承包方后续施工提前交付了工作面,争取了宝贵时间。 “人梯”彰显斗志 2014年11月,伴随着油泵的嗡嗡声,压力表读数缓缓的迈进了27兆帕,标志着南坎2项目溢洪道溢流表闸墩首根主锚索张拉成功。 此次高空作业距离地面垂直高度达53米,安全危险性极大;作业面狭窄,每个闸墩只有一个长3.5米,宽2.5米的施工平台,别说在上面干活,光站着往下看一眼腿肚子都抽筋,编锚、下索难于上青天! 负责人带头向上冲,老挝当地工人对这群不怕高的汉子们非常敬佩。“上肩!”伴随着响亮的口号声,长长的锚索在夹杂着中老语言的吆喝声中,步调一致的“人梯”像一条长龙一样缓缓的向管口挺近…… 2015年10月,随着3号闸墩最后一根主锚索注浆完毕,老挝南坎2项目顺利完成溢洪道溢流表3、4、5号闸墩锚索的节点工期,持续冲刺1、2号闸墩节点工期。 2015年11月28日,集团承建的老挝南坎2水电站正式竣工交付,开始为老挝北部数省发展提供电力支持,改善老挝琅勃拉邦省及北部地区用电紧张的现状,从而使整个地区的农村面貌焕然一新。 回望沿着“天梯”向上攀登的历程,十几年间水电基础人在海外披荆斩棘,经历了太多的“零”突破,有过太多“新”尝试,也见证太多“勇”的坚持和“真”的付出。 从设计到建设,都渗透着绿色发展理念。这些项目造福的不只是当地民众,也是国家信誉。所以他们能舍小家顾大家,用实际行动告诉全世界,中国人做事靠谱! 南坎(Nam Khan)河发源于老挝东北部的高山地区,最后汇入湄公河,中老人民一衣带水,海外筑梦人,无名亦英雄。这一份职业操守和奉献精神,是真金白银买不来的财富。“一带一路”是中外无数普通而伟大的劳动者,用汗水浇灌出的希望大道! 【责编:狄聪进】 |
||||
【打印】
【关闭】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