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在内蒙古东部的广袤草原深处,小河西水库在阳光下泛起粼粼波光,如一颗遗落人间的蓝宝石,静静地镶嵌在这片绿毯之上。一阵欢呼打破了此时的宁静——小河西水库除险加固工程主体施工内容全部顺利完成。 小河西水库除险加固工程,承载着守护当地10万亩耕地、1.2万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重要职责,主体施工内容全部顺利完成是对建设者数个日夜攻坚克难的最高礼赞,更是“以水惠民”初心的生动回响。 以“快”破局-跑出高效加速度 2024年5月,小河西项目防渗墙工程正式开工,标志着项目正式进入全面施工阶段。施工期间,项目部为了保证施工任务,抢抓施工进度,通过开展劳动技能竞赛、邀请专家现场指导教学、增加机械设备投入生产、24小时“多班倒”等方式多管齐下,最终实现了月最高成墙面积9435平方米,月最多浇筑62幅槽段的目标。 通过建设单位合理协调,其他各参建单位的积极配合。2024年8月,小河西水库防渗墙工程完工,较计划工期提前30天。2024年10月,小河西水库帷幕灌浆工程完工,较计划工期提前30天。2024年11月,小河西水库工程大坝防渗工程完工,较计划工期提前15天。2025年8月,小河西水库除险加固工程主体工程完工,较原批复工期提前五个月。 以“精”提质-建设标准化工地 小河西项目始终坚持以合同管理为依据,以制度管理为手段,以质量管理为核心,建立了质量与安全管理保证体系,健全了项目部各项内控管理机制,在施工过程中,严格执行“三检”制,采用事前、事中和事后控制的管理方法,并将“事前控制”作为工作重点,同时严格按照四个责任体系要求,全面落实安全生产责任。为了使创新与经营深度融合在生产一线,项目在一线班组中积极开展质量改进、质量创新、劳动技能竞赛、安康杯等群众性质量活动。同时注重科技成果的整理。目前项目共产出10篇论文,申请两项实用新型专利,两项QC成果正在开展,一项高新课题正在开展。 以创建“自治区标准化工地”为契机,在日常管理中,严格规范作业管理,实施期内始终保持工地现场布置规范、标准统一;办公场所设立了必要的文体生活设施,项目团队文体生活丰富多彩、活动形式多样。在2024年度自治区标准化工地评选中,小河西水库除险加固工程首次申报,顺利获评“标准化工地”荣誉。 以“融”增效-筑牢堡垒强引领 项目部建立“党建+生产”融合模式,通过党建联动,人才联培,难题联攻等方式,让党旗飘扬在项目一线。 2024年7月通辽市水务局机关党支部与项目党支部签订了党建联建共建协议,充分发挥党组织在项目建设中的引领作用,支部党员和团员冲锋在前,形成“人人有指标、肩上有责任”的工作格局,将组织优势转化为建设动能。 项目建设团队平均年龄仅为30岁,正值青年投身水利建设工程、施展才华抱负的黄金时期。项目部开办“职工夜校”,联合其他参建单位严格按照计划内容开展各项教育培训工作,激励一线青年建设者在水利基础设施建设中、在关乎民生的水利事业上贡献青春力量。 各个岗位上的党员深入挖掘降本提质增效工作,倡导“节俭美德”、“光盘光荣”和“人尽其才、物尽其用”,全面践行“一切成本皆可控”理念。充分发挥党员核心作用,开展专题研讨,党员干部深刻剖析管理流程中的痛点与堵点,结合全年的工作任务,明确在办公开支、材料采购、设备设施重复利用、施工技术优化等方面开动脑筋,为降本增效提供了清晰可行的思路和方向,确保实现项目节省创效目标,促进年度经营目标高质量完成。 自开工以来,项目部积极履行央企责任,用心传递央企温度,主动提供30余个就业岗位,通过开展技能培训提升职业素养,让当地农牧民真正实现了“挣钱顾家两不误”。期间,项目部主动筹措机械物资,义务帮助修缮进村道路,真正用实际行动实现了工程推进与地方发展的同频共振。 小河西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建成后,将有效保护邻近10万亩耕地、16.5 万亩草牧场、18 个村屯、香山国营农场及 1.2万人口的生命财产安全,增强水库防洪、减灾、灌溉、调蓄能力,持续提高社会效益、经济效益。下一步,项目部将做好工程验收工作,为该工程优质履约画上完美句号。 【魏瑶】 |
||||
【打印】
【关闭】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