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11月8日,是第26个中国记者节。三公司扎根一线的通讯员,以镜头定格瞬间,以笔墨诠释精神。他们肩负双重使命,既是工程建设的骨干,也是基层项目动态的记录者与传播者。 工程一线的“记录者” 为精准捕捉工程的关键节点、真实记录一线人员的奋斗身影,他们常年奔走于施工前沿。 四川双江口水电站项目通讯员杨小晴,自2023年入职以来,始终扎根宣传一线。影视编导的专业背景,赋予了她独特的“导演视角”。两年来,她频繁深入施工现场,脚步踏遍各个作业面。相机内存卡里的上千张照片,每一幕都记录着“世界第一高坝”帷幕灌浆工程的时代故事。 在江苏宜兴桃花水库开挖现场,两个娇小的身影时常穿梭于施工一线。作为综合办公室的管理人员,刘梦欢和董阳阳在统筹项目日常办公事务之余,始终以镜头为“眼”,捕捉项目里的动人瞬间。 镜头背后的“讲述者” 每一篇稿件背后,都是他们无数个夜晚的伏案耕耘,他们的坚守,让项目上的每一项成就与每一份付出得以被看见、被铭记。 新疆吐鲁番这片广袤苍凉的土地上,三公司塔尔朗项目通讯员陈丽娟用笔端书写着这片土地上的点滴。完成项目工作后,利用碎片化的休息时间写稿,成了她守护热爱的证明。“看到写的稿子被发出来,是作为宣传者最开心的时候。”在她看来,每一个工程的动态、每一位同事的汗水,都值得被看见、被铭记。 在群山环抱的四川巴中,红鱼洞项目的通讯员彭孙平,自工作以来,与一线建设者同呼吸、共奋斗,用文字记录项目进展,传递一线声音与团队风采。 企业文化的“传播者” “提升公司在藏品牌影响力,是我做宣传工作的最终使命。”这是扎根雪域高原宣传一线的通讯员洛云飞始终坚守的信念。为了这份使命,他的足迹遍布三公司在藏重点水利建设工程。 他深知,每一次有力的发声,都是对公司实力与担当的有力印证。凭借扎实的写作功底和出色的作品,《人民日报》、中新网、《中国水利报》、《西藏日报》及集团、公司网站等平台先后发表他的新闻稿件200余篇次,将公司在雪域高原铸就的一座座丰碑推向全国,让外界听见公司服务西藏高质量发展的事迹。 从传统新闻稿件到公众号、视频号等新媒体阵地,三公司的故事在不断讲述,声音在持续回响。这背后,是众多一线通讯员的辛勤耕耘,更是各部门、各项目职工汇聚成的宣传合力。他们是故事的见证人,也是时代的书写者,在记者节之际,向每一位一线记录者致敬。 |
|||
|
【打印】
【关闭】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