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企业文化 > 专题报道

党建“红色引擎”驱动“生命水源”工程建设
来源:三公司 作者:刘梦欢 时间:2025-11-17

在江苏省宜兴市东下河流域,作为全省唯一在建的中型综合利用水库及“十四五”重点工程,桃花水库项目正全速推进。这座肩负着宜兴第三主力水源地使命、承载区域供水与防洪升级重任的工程,计划于2027年底建成1327万方库容,实现日供水4.82万吨,并显著提升镇区防洪标准。面对参建单位多、人员流动大、技术难点密等挑战,项目临时党支部创新推行“五个一”工作法,将党建活力转化为攻坚动力,让党旗在施工一线高高飘扬。

组织扎根,破解三大难题。项目启动之初,面临协同壁垒突出、技术攻坚艰巨、人员归属感弱三重困境。临时党支部应势而生,成为破局关键。党建联盟打破协同壁垒。党支部牵头组建党建联盟,联动参建各方及属地镇村党组织,通过联席会议机制,协同解决民生关切与项目难题,形成多方共建合力。党员攻坚突破技术瓶颈。成立党员课题攻坚小组,针对导流明渠土工膜铺装合格率提升、传统爆破孔吹水工艺效率低等难题,研发新型装置、优化工艺流程,相关成果连续两年荣获天津市建设工程质量管理小组奖项,展现了党员先锋的技术引领力。红色驿站凝聚一线人心。打造集学习、交流、关怀于一体的党群服务中心,配备专业书籍2000余册,开设心理咨询室,为外来务工人员提供精准服务,有效增强员工的归属感与凝聚力。

“五个一”工作法,推动党建与工程深度融合。临时党支部以“五个一”工作法为核心,系统构建起党建与项目实践融合的生态体系。建强一个党组织。党小组扎根施工班组,党员先锋岗挺进关键节点,实现党组织全覆盖、党员全带动。打造一个品质工程:依托党建联盟整合技术资源,锚定“争创扬子杯”目标,严格执行“三检三查”,筑牢质量生命线。建设一个人才基地。通过“党员先锋岗”“三亮三比”及技能比武等活动,培养选拔青年骨干与技术尖兵。搭建一个宣教平台。融合“三会一课”与“学习强国”,推行“请进来+走出去”学习机制,强化思想铸魂与能力提升。营造一个职工之家。开展文体活动与读书分享,营造“家”文化,凝聚“工程游子”合力。

党建成效彰显于工程与民生。截至2025年10月,项目已完成建安投资3.1亿元,土石方开挖超800万方,总体进度达46%,实现效率与品质双提升。党建成果更体现在民生温度的持续释放。项目坚持“建设为民、民生优先”,将群众关切融入环保施工全过程:精细控尘。施工路面全硬化、车辆出场全冲洗、物料全覆盖、喷淋系统全布设,实现“开挖无尘”。静音守护。科学安排施工时序,严控夜间高噪音作业,持续优化施工方案,最大限度减少对居民生活的干扰。

附近居民感慨:“以前担心工地尘土噪音,现在施工‘很文明’,生活几乎没受影响。”从空气洁净到夜间安宁,项目的每一个细节都在践行“民生为本”的承诺。

项目负责人侯凯表示,将继续深化“水沐桃花别样红”党建品牌建设,推动党员挺在攻坚一线,以高质量党建保障项目高质量推进,为江苏水利与区域发展贡献更大力量。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