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2025年公司工会工作的总体要求是: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及历次全会精神,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工人阶级和工会工作的重要论述,紧紧围绕公司发展战略转型,保持和增强政治性、先进性、群众性,牢固树立“一切工作到项目、一切聚焦干项目”大抓基层的鲜明导向,夯实基层基础,激发基层活力。持续提高引领力、组织力、服务力,充分发挥党联系职工群众的桥梁纽带作用,组织动员广大职工为创建世界一流专业领军示范企业团结奋斗。 一、坚持党对工会的全面领导,保持正确政治方向 筑牢职工团结奋斗的思想根基。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指导实践、推动工作,更好发挥党联系职工群众的桥梁纽带作用,把广大职工群众紧密团结在党的周围,为公司高质量发展凝聚共识和力量。聚焦职工思想政治引领,筑牢职工团结奋斗的思想根基。 坚持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职工。进一步健全工会学习制度、创新学习模式、深化学习效果,切实把学习成效转化为谋划推动工会工作创新发展的思路举措。结合多种主题宣传教育活动,用职工易接受的表达方式,广泛开展职工大讲堂、演讲比赛、文化艺术展演等特色活动,深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宣传教育,唱响主旋律,激发正能量。 贯彻落实公司党委决策部署。运用职工听得懂、能领会的语言和形式,动员职工在公司改革发展、科技创新中充分发挥主力军作用。紧紧围绕公司发展目标和中心任务,充分发挥工会组织的职能和作用,广泛开展以“劳动创造幸福”为主题的宣传教育,把广大职工的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公司党委决策部署上,把智慧和力量凝聚到改革发展、对标追赶和管理提升的具体实践上,最大程度地焕发劳动热情和创造活力。 二、聚焦企业民主管理,构建和谐劳动关系 维护职工民主政治权利。深化以职工代表大会为基本形式的企业民主管理,进一步激发广大职工的热情和主人翁意识。把合理化建议作为职工参与企业管理最直接最有效的载体之一,督促企业在重大决策上听取职工意见,涉及职工切身利益的重大问题必须经过职代会审议。动员广大职工积极为公司高质量发展建言献策,在构建和谐稳定劳动关系上发挥作用。 维护职工劳动健康权益。通过开展集体协商,引导职工与企业“有事好商量、遇事多商量”,找到职工和公司双方利益的最大公约数,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职工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不断增强职工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组织群众性安全生产和职业病防治活动,发动职工积极参与,持续提高全员隐患排查治理工作的创造性和实效性。做好工会劳动保护工作,以项目为依托,深化工会系统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强化安全生产和职业健康宣传教育,提高职工事故防范、应急处置和自我保护能力, 发挥工会组织监督检查作用。提高厂务公开工作实效,将企业重大决策、生产经营管理、涉及职工切身利益、企业领导班子建设和党风廉政建设的重要问题等向职工公布,使职工群众充分行使民主权利,推动企业改革、发展和稳定。结合公司工程项目联合巡查等常态化检查,开展职工代表巡视工作,充分行使职工代表参与企业民主管理、民主决策、民主监督的权利。完善工会劳动法律法规监督机制,加强《工会法》《劳动法》等普法宣传,落实《天津市工会劳动法律监督条例》,发挥工会劳动法律监督“一函两书”作用,切实提升监督效果。完善工会劳动保护监督机制,加强对基层劳动保护的业务监督指导,拓宽监督的广度和深度,使职工群众监督与安全管理深度融合、同频共振,形成人人关心安全、人人注重安全、人人享有安全的良好氛围。 三、聚焦生产经营中心,引领职工建功立业 一是深化建功立业工程。持续提升劳动竞赛的覆盖面和影响力,根据企业发展需要,创新开展各类专项劳动竞赛,成立培育工匠精神委员会,系统培养一大批具有工匠精神的各类技能人才。对照“广泛、深入、持久”要求,认真查找短板、总结经验,创新竞赛组织形式、职工参与方式、奖励激励机制、成果运用途径等,推动竞赛水平再上新台阶。 二是深化创新创效工程。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成立创新创效工作委员会,全面激发广大职工群众参与技术创新活动的积极性与主动性,组织职工开展技术革新、科技成果认定和“五小”等群众性创新创造活动,围绕关键核心技术、前沿引领技术、颠覆性技术开展创新攻关,围绕重点工程创造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质量成果,营造全员岗位创新创效的良好氛围。 三是深化模范引领工程。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加强对劳模先进人物感人事迹和崇高精神的日常宣传,讲好劳模故事、劳动故事、工匠故事。进一步做好劳模培养选树和管理服务工作,完善劳模评比办法,提升劳模地位,落实劳模待遇。不断提高劳模(职工)创新工作室的建设质量,鼓励职工大胆实践、勇于创新,推行以技能大师为带头人、成员集体参与的模式,发挥好劳模工匠“传帮带”作用,“以点带面”调动专业技术技能人才工作积极性。组织开展先进人物、技术工人等疗休养工作,形成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良好氛围。 四是深化职工提素工程。持续开展岗位练兵、技术比武等活动,加强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深化创建“工人先锋号”活动,推进班组建设,做好班组安全建设与管理成果的提炼总结,加大典型班组宣传和推广。积极参加上级单位组织的各类技能竞赛,发现技能人才、培育劳模工匠,建设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劳动者大军。继续深化班组学习、职工夜校等举措,探索搭建职工技能培训、技术交流平台,鼓励广大职工不断提高技能水平,为公司创新发展培养更多人才,不断提高企业管理效益和发展质量。 四、聚焦宣传教育,凝聚职工奋进力量 一是唱响工会工作主旋律。党委的中心工作在哪里,职工群众关注的焦点在哪里,工会宣传的触角就要延伸到哪里。广泛开展“中国梦·劳动美”“凝心铸魂跟党走 团结奋斗新征程”等主题宣教活动,重点在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加强成就宣传和形势政策教育。深化以职业道德为重点的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等“四德”建设,内化为职工的情感认同和行为习惯。坚持不懈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铸魂育人,唱响时代主旋律,弘扬“三种精神”,发出工会好声音,以先进文化凝心聚力。贯彻落实《天津市总工会创新打造“六大场景”思政课的工作方案》,发挥工会“大学校”作用,实现“工会事事有思政、干部人人讲思政、工人处处学思政”,助力打造一支信念坚定、品德高尚、爱岗敬业、自强不息的新时代职工队伍。 二是激发基层工会组织活力。扎实开展群众性文化体育活动,广泛开展网络正能量歌曲、微视频、动漫、摄影、诵读、写作、球类比赛等活动,鼓励各级工会和职工群众树典型、立正气、促新风。以重大节日、工程节点、主题活动等为契机,支持鼓励各基层单位开展具有“工”字特色的系列文体活动,不断满足广大职工精神文化需求,积极倡导和践行“快乐工作,快乐生活”的工作理念,培育职工“向上向善”的阳光心态。 三是发挥工会宣传阵地作用。紧紧围绕举旗帜、聚人心、展形象的使命任务,创新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活动。要将宣传视角更多聚集基层一线、劳模职工,根据不同群体、不同项目的差异化需求,持续与《工人日报》《中国工运》《天津工人报》和股份公司、项目驻地等媒体对接,加大外宣力度。要采用启发式、案例式、体验式方法,用“小故事”讲“大道理”,推出更多“冒着热气、沾着汗水”的精品力作,增强“中国基础”故事的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要建立一支高素质的工会宣传队伍,打造健康向上、全员参与的职工文化。要充分利用公司内外网站、微信公众号、视频号等宣传阵地开展丰富多样的专题宣传报道,把工会宣传工作融入高质量发展的主流机制中,开创工会宣传工作的新局面。 五、聚焦职工维权服务,强化自身建设提升 一是解决职工急难愁盼问题。加强源头参与力度,畅通诉求表达渠道,完善利益协调机制,推进依法维权、科学维权,有效解决涉及职工切身利益的现实问题。开展星级职工之家建设评定,持续提升一线职工工作和生活环境。坚持职工需求导向,构建以精准帮扶为重点的工会服务体系。做实春送慰问、夏送清凉、秋送关爱、冬送温暖等工会品牌工作。落实好大病救助、重病关爱等服务职工举措,开展持卡会员专享救助保障,建立困难职工常态化帮扶机制,做到动态调整、精准帮扶、因户施策,确保困难职工及时得到救助。 二是关爱特殊群体。重点关注海外职工、在藏职工及“苦脏累险”一线职工等群体,架起职工维权服务的“连心桥”。持续推进职工退休前“四个一”暖人心工作,把“职工记一辈子的事儿”办实办好。深化女职工关爱工作,开展女职工维权行动月、女工关爱等活动,切实维护女职工权益和特殊利益,持续做好最美女性、最美家庭等推荐选树。聚焦女职工职业发展和综合能力提升,出台《女职工三年(2025-2027)人才发展规划》,实施多样性和包容性政策、提供平等的晋升和发展机会、创建更加友好的工作环境。 三是加强自身建设。组织工会干部参加形式多样的学习培训教育,不断提高工会干部的政治能力、思维能力、实践能力,打造专兼职相结合的工会干部队伍,切实提升服务职工群众本领。加强作风建设,减轻基层负担,密切联系职工群众,以优异的业绩、扎实的工作成效赢得职工的支持和拥护。强化对基层工会工作的监督考核,完善考核办法及细则,坚持以政治建设为统领,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职工满意为标准,围绕职工群众有感受、基层组织增活力,切实履行工会参与、维护、建设和教育“四项”基本职能,进一步健全工会工作体系,切实增强工会的政治性、先进性、群众性。 |
||
【打印】
【关闭】
|
||
|